5月15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年度十大投資者保護典型案例,以案釋法。典型案例涉及特別代表人訴訟、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調解、私募基金產品代銷糾紛、欺詐發行及信披違規、違規資金占用、操縱市場等。在這些案例中,不少為全國首單——包括全國首單操縱市場領域投資者保護機構“支持訴訟+損失測算”案、全國首單“示范調解+仲裁確認”機制化解私募基金群體性糾紛案、全國首例投資者保護機構公開提名獨立董事案等典型案例。
“法治是資本市場的根基,發揮著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是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的重要支撐。”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陳華平在今年“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上表示,要優化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機制,筑牢投資者保護的制度根基。
兩單特別代表人訴訟案正有序推進
本次十大投資者保護典型案例中,包括兩單特別代表人訴訟案,分別是金通靈(300091)特別代表人訴訟案、美尚生態特別代表人訴訟案。
金通靈、美尚生態均連續多年財務造假,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遭集體訴訟。2017年至2022年期間,金通靈及其全資子公司通過多種手段虛增、虛減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致使相應年度的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美尚生態違法行為也較為惡劣,連續9年財務造假,2012年至2020年期間虛增凈利潤,并且未按規定披露關聯交易及資金占用情況。
在金通靈特別代表人訴訟案中,2024年12月30日,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投服中心”)接受60名投資者授權,向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南京中院”)申請作為代表人參加訴訟。在美尚生態特別代表人訴訟案中,2024年12月30日,投服中心接受60名權利人的特別授權,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深圳中院”)申請作為代表人參加訴訟。2024年12月31日,南京中院、深圳中院分別發布金通靈、美尚生態特別代表人訴訟權利登記公告。
投服中心已向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調取權利區間內權利人名單,于2025年1月向法院申請登記,金通靈案涉及投資者人數約5萬名,美尚生態案涉投資者3.3萬余名。目前兩案正在有序推進中。
“去年,在最高人民法院大力支持下,金通靈、美尚生態兩單特別代表人訴訟啟動,并已取得新的進展。”陳華平表示,中國證監會將繼續深化與司法機關的溝通協作,推動構建特別代表人訴訟常態化工作機制,推動證券代表人訴訟依法、穩慎、高效開展,進一步發揮特別代表人訴訟集約化解群體性糾紛的制度作用。
嚴懲欺詐發行和操縱市場行為
欺詐發行從源頭上侵蝕市場誠信根基,是資本市場“首害”。恒大地產債券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案,是本次典型案例之一。
2019年至2020年期間,恒大地產通過提前確認收入的方式虛增收入及利潤,致使在交易所市場公開發行的債券存在欺詐發行,所披露的相關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同時,恒大地產還存在未按期披露定期報告、未按規定披露重大訴訟仲裁、未按規定披露未能清償到期債務情況等行為。
2024年5月底,中國證監會對恒大地產債券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案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對恒大地產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罰款41.75億元,對恒大地產時任董事長、實際控制人許家印處以頂格罰款4700萬元并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2024年9月,中國證監會與財政部對恒大地產審計機構普華永道合計罰沒4.41億元。
除了嚴打欺詐發行外,操縱市場行為也受到嚴懲。在本次典型案例中,王某某操縱市場支持訴訟案,是全國首單投保機構提起操縱市場“支持訴訟+損失測算”案。
具體來看,王某某控制并使用145個證券賬戶,操縱8只股票,行政罰沒金額高達5.7億元。2023年9月18日起,投服中心分批支持投資者向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王某某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法院委托中證資本市場法律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證法律服務中心”)進行損失測算。2024年5月21日,該案獲一審勝訴判決,判決完全采納中證法律服務中心出具的損失測算意見,投資者全部勝訴,判賠約66萬元。該案標志著全國首單操縱市場領域“支持訴訟+損失測算”案件落地,也是首單法院根據投保機構損失測算意見作出判決的操縱市場案件。
創新多種調解機制
在本次十大投資者保護典型案例中,還有多個首單、首例案件。
投服中心近期提起的“太安退(002433)”代位訴訟以調解方式結案,成為首單通過司法協同實現“零成本”代位訴訟全額追回大額股東占款訴訟案。“太安退”自2018年至2022年上半年發生控股股東非經營性占用資金4.6億元。2024年9月,投服中心向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股東代位訴訟,代位“太安退”訴其控股股東、實控人、董事、高管損害公司利益。經多次開庭,投服中心會同法院督促占用方太安堂集團于2025年4月以股權轉讓暨代償方式全額償還占用資金本息合計5.72億元。2025年5月,法院以訴中調解方式結案。
資本市場首次以“示范調解+仲裁確認”工作機制,化解私募基金群體性糾紛——2024年,中證法律服務中心陸續受理了多名投資者與某機構關于某私募基金產品代銷糾紛。考慮到相關糾紛案情、投資者訴求基本相同,中證法律服務中心創新工作方式,借鑒法院示范判決工作機制,在做好投資者解釋溝通工作的前提下,設計、運用“示范調解+仲裁確認”機制,選取其中10件糾紛作為示范案件先行調解,引導當事各方達成調解協議,并通過仲調對接機制以仲裁確認形式賦予調解協議以強制執行力。目前,已有97名投資者通過這一機制獲得賠償近3億元。
調解也是投資者解決糾紛的有力途徑。在“遠高債”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中,人民法院通過“總對總”在線調解平臺,分4批將其中27件同意調解的案件,委派至證券期貨調解組織調解。因為前期已有成功調解和解的示范案例,最后經調解,投資者獲得賠償600余萬元,調解成功率達100%。在某上市公司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調解案中,浙江證監局指導浙江證券業協會協同司法機關,對“示范判決+平行案件多元解紛”訴調對接機制開展進一步創新探索,探索出“司法示范調解+平行案件協會集中調解”機制。最終該案件成功調解386起,達成調解金額3073.23萬元。
此外,全國首例投資者保護機構公開提名獨立董事案——第一醫藥(600833)案也是十大案例之一。2024年6月21日,投服中心提名的獨立董事候選人獲第一醫藥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這是我國資本市場首例公開提名獨立董事個案,開創了投資者保護機構提名上市公司獨立董事之先河。業內人士認為,這為拓寬獨立董事來源、完善獨立董事選任機制進行了有益探索,為推進獨立董事制度改革積累了有益經驗,有利于更好維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來源:中國證監會、同花順)